2024年,全球经济不断复苏,贸易需求整体上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重构等问题。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来看,尽管贸易总额有所增加,但发展不平衡和不确定性风险愈发明显,挑战依然严峻。今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新闻发布会。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值达到了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再创历史新高。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的领军者,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体育用品的出口增速高达677%,全年出口额达到28396亿美元,展现了强大的「中国制造」实力。然而,体育用品行业的外贸依然面临产业链外迁和成本优势减弱等深层挑战。不同类别的体育用品,如运动鞋服、健身器材和人造草的表现,反映了这一细分领域所经历的转型阵痛与机遇,新兴市场的崛起和贸易壁垒的升级更为中国体育用品外贸的未来增添了复杂性。
近期,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发展报告(2024)》,我们将根据该报告的要点,深入探讨2024年中国体育用品外贸的全貌。尽管国际局势波诡云谲,2024年并没有出现重大「黑天鹅」事件,中国外贸整体保持着「量稳质升」的态势。202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增长59%,制造业出口占比达到98.9%,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国依旧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比14.67%,不过越南、印度等新兴制造国的迅速崛起不容忽视。
近年来,中国的体育用品外贸经历了巨大的波动,经过2023年的去库存周期后,国际市场的需求逐渐恢复,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复苏,为跑步机和健身器材等品类注入了增长动力。2024年,中国体育用品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9883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622%。其中,进口额为1488亿美元,同比下降3.31%;出口额达到28396亿美元,同比增长677%。伴随体育用品企业的出海热潮,全球供应链的格局依然在变化中——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将生产能力转移至东南亚,越南和印尼的代工龙头企业已经占据了全球运动鞋产能的80%以上,导致中国的运动鞋出口连续两年下滑。这也表明,想要通过出海打开新局面的体育用品企业,单靠代工是不可行的,创新与品牌化将是突围的关键。
值得庆幸的是,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为行业指明了方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鼓励企业从OEM(代工)向ODM(自主研发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升级。同时,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崛起,为露营装备和球类产品等品类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例如,马来西亚和泰国对合成纤维帐篷的需求在四年内翻番,墨西哥和巴西已成为球类产品出口的前三大市场。这些变化为体育用品公司提供了市场多元化的机会。
**聚焦整体市场变化:新兴市场值得关注,外贸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出口国别和区域特征上,美国依旧是最大出口市场,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则显示出巨大的潜力。2024年,体育用品对美出口达到8928亿美元,同比增加12.53%,占全部出口的31.44%。长期以来,体育用品对美国的出口市场份额保持在30%左右,这一趋势在未来仍将持续。同时,越南、泰国、墨西哥、巴西和波兰等新兴市场也逐渐显露出广阔的市场潜力,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出口的中坚力量。
在出口贸易方式的特征上,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业态的不断创新,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等新形式蓬勃发展,形成了多维度的贸易格局。作为传统的支柱型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流。2024年,体育用品一般贸易出口达到1969亿美元,占比69.36%,而加工贸易出口则为3940亿元,占比13.88%。这一变化反映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演变。
**聚焦细分领域变化:产业链外迁与新兴需求成为关键词** 近年来,中国体育用品外贸的波动显著,2021年的出口达到了历史峰值后,2022年出现调整,2023年再度大幅下滑。而2024年,体育用品出口终于企稳回升,实现了29883亿美元,这与不同品类的冷暖差异密切相关。
运动鞋服作为传统出口主力,2024年承压明显,运动服出口额为2314亿美元,同比下降4.45%;运动鞋的出口额为2060亿美元,同比下降6.90%。这种趋势缘于产业链的国际转移,越南和印尼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运动鞋代工订单,中国的出口份额持续被压缩。然而,美国市场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运动服对美出口占比25.82%,运动鞋占比22.91%,说明美国市场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仍未完全消失。
对于跑步机,2024年的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总出口量达到167363万台,出口额为1358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4.70%和37.08%。美国作为最大的跑步机出口市场,占据了整体出口的36.14%。此外,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也展现出了强劲的消费能力,其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这与这些国家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密切相关。
在健身器材方面,2024年的出口回暖,达到了50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13%。整体来看,欧美市场表现突出,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增长205.9%。这得益于疫情期间家庭健身习惯的延续,以及中国企业在智能健身设备等方面的创新突破。
人造草皮在2024年的出口为455亿美元,虽有小幅下降,但整体市场发展均衡,发展中国家在出口中占有较高比例。相比之下,户外用品的出口额为2590亿美元,虽有小幅下跌,但东南亚地区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露营产品的热销显现出新的消费趋势。
**展望未来:不确定中锚定确定性** 展望2025年,中国体育用品外贸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如果美国新政府真的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尤其会对运动鞋服和健身器材等主要出口品类造成直接冲击。同时,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加强对转口贸易的审查,可能会限制中国通过这些国家的出口。但在危机中也蕴藏着机会,新兴市场的消费升级为差异化竞争提供了空间。
尊重品牌形象的同时,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必须在「守」与「攻」之间找到平衡,守住欧美高端市场的信誉,抓住新兴市场的机会。当「价格优势」逐渐让位于「价值优势」,更多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才能真正从「世界工厂」迈向「全球品牌」,如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所提倡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