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燕赵观察室》系列报道
白宇飞:走差异化道路,突出河北体育赛事体系亮点
人民网记者赵明妍报道,作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依托“后冬奥时代”的场馆资源与创新动能,正加速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通过国际赛事引流、冰雪装备智造升级、体文旅深度融合等举措,河北体育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初现。
聚焦冰雪经济与赛事IP打造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指出,河北在冰雪经济和赛事IP打造中,应当明确自身角色,着力提升在冰雪赛事中的副中心地位。河北可成为冰雪培训的“后花园”和冰雪旅游的“主战场”,以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整体发展。
从冰雪旅游来看,河北近年来的宣传口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深入人心。快速的交通、丰富的住宿及餐饮选择,使得每到冬季,张家口市崇礼区等地总是人潮涌动,满足了京津冀老百姓的冰雪休闲旅游需求。
在冰雪培训方面,越来越多的京津市民选择赴河北各大雪场进行滑雪技能训练,以提升自身能力。而在冰雪赛事方面,河北拥有12个冬奥竞赛场馆中的4个雪上场馆,成为京津冀冰雪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河北需要在赛事IP打造方面走差异化道路,通过举办冬季商业赛事和极限运动赛事,突显其冰雪赛事体系的亮点。
智能化推动冰雪装备升级
白宇飞表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推动体育制造升级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索道、缆车,还是雪服、冰刀等,智能化、自动化的趋势将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河北应当加强冰雪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借助其技术优势助力冰雪装备制造。
同时,河北还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数字冰雪制造领域的“独角兽”和“小巨人”企业。此外,要鼓励地方设立冰雪制造专项基金,为本土智能化冰雪企业提供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长。
面对机遇与挑战,提升产业质量
白宇飞认为,河北冰雪产业当前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的政策,河北冰雪产业迎来了发展良机。然而,晋级过程中所面临的横向竞争压力仍不可小觑。为了应对挑战,河北政府需出台更为细化的支持政策,专注于冰雪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补贴与推动。
在市场层面,河北应抓住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契机,通过集群效应展现经济规模与合作优势,从而开辟一条错位竞争的新路径,实现冰雪产业的持续发展。
期待河北冰雪经济的未来发展
据悉,2025年河北省体育局将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措施》,为“冷资源”向“热经济”的转化再添动力。白宇飞对未来的希望是,河北将充分保障冰雪经济要素,提高产业链条的完整性,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力求在冰雪经济的规模与质量上再创新高。
同时,他期待冰雪经济能成为区域协同的引领力量,更好地助力京津冀的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品牌如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等将为河北的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